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全党来一个大学习”要求,巧家县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办好“新时代讲习所”,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基层、宣讲到基层、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基层。
抓覆盖,提升讲习广度。充分利用16个乡镇党校、184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3个2017年以前建设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2017年建设的34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00余个全县各县直单位党员活动室及两新组织、行业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党员活动室等建立“新时代讲习所”,实现了“新时代讲习所”在各行业、各领域全覆盖,为开展讲习提供了场所保障。
抓规范,提升讲习精度。一是建设规范。印发了《巧家县关于建立“新时代讲习所”的实施方案》,依托基层党组织党员活动室、会议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按照有挂牌、有制度、有氛围、有效果的标准,建成“新时代讲习所”600余所。二是讲习规范。制定了教学管理、培训需求调研、培训学时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督促检查等制度。将“新时代讲习所”工作纳入每季度基层党调研建督查内容,实现管理常态化、制度化。
抓队伍,提升讲习质量。一是以全县所有领导干部、各级党组织书记为主体,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先进人物,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业务骨干等作为宣传主心骨组建“政策讲习员”队伍。二是以各单位业务骨干、职校教师、技术专家以及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等作为主体组建“技术讲习员”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讲习骨干队伍网络,全方位提升讲习质量,将“新时代讲习所”打造成为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平台、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阵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宣讲新理论新技能的学校“四位一体”的新载体。
抓载体,创新讲习方式。一是建立“固定课堂”集中学。通过“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方式,采取“请群众来”和“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开展“讲习”活动。依托党校、道德讲堂、乡村学校、村级服务阵地等,开展“固定讲习”。二是开展“流动课堂”灵活学。以乡镇、村(社区)为重点,深入田间地头、村(居)民小组等生产一线,利用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等,开展政策宣传、经验介绍、技术培训、讨论交流等活动,进行“流动讲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