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善县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深化“党性、忠诚、感恩”三大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奉献精神,激发干事创业和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源动力”,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形式深化党性教育。利用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全县干部大会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性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开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党的信仰;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把党性教育列入各类主体班次培训内容,邀请县纪委、检察院领导为党员干部作专题讲座,每年培训县、乡、村干部1000余人次。同时,与浙江大学建立“县校合作”干部培训模式,已选派260名科级及以上干部赴浙大学习培训;依托县内外革命遗迹开辟“红色课堂”,定期分批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团结革命烈士陵园、威信扎西革命旧址、井岗山革命纪念馆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精神上得到洗礼,境界得到了提升。
立足实际深化忠诚教育。永善县采取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形式,在全县广泛开展“三忠诚”(忠诚于党、服务群众;忠诚于国家,热爱家乡;忠诚于人民、推动发展)教育活动,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一是忠诚于党、服务群众。县直工委、县委党校以开展“四群”教育、“大调研、大走访、大帮扶”活动为契机,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联合举办忠诚教育党员培训班,分四期对县直机关各党(总)支部600余名党员进行轮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宗旨、服务群众中体现对党的忠诚。二是忠诚于国家,热爱家乡。永善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奉献家乡中体现对祖国的忠诚。三是忠诚于人民、推动发展。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在干字当头、敢字为先、拼字求胜,在推动发展、增比进位、创先争优中体现对人民的忠诚。县发改局结合职能,以“讲程序、守纪律”为主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广大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将忠诚细化于岗位,融入争取资金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拓宽渠道深化感恩教育。针对基层党组织领域广、行业多和党员类别多的实际,分类设计感恩教育活动载体:在移民地区以“和谐搬迁、创业致富”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地震灾区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贫困山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以“改进作风、服务人民”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农村(社区)以“共促和谐、共谋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企业以“诚信经营、回报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以“知恩图报、励志自强”为主题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集中八个月时间,以开展“六个一”活动(召开一次动员会、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一次感恩宣讲活动、开展一次实践教育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为载体,在全县集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黄华、务基、大兴、桧溪等移民乡镇,在党员干部、移民党员和移民群众中广泛开展“讲大局、守纪律、比奉献”活动,圆满完成移民结合搬迁安置任务,确保了向家坝、溪洛渡两个水电站如期下闸蓄水发电。县直各部门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活动,坚持在强领导、制方案、抓落实、重结合上下功夫,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感恩教育活动与学习十八大精神相结合、与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相结合、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营造“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舆论氛围,先后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播)新闻宣传稿件16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