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五种能力
发布日期:2006-12-11 09:40:2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社会体系的运行是以公众的利益表达为起点,经过政党、政府的利益聚合和决策,协调公众的利益关系,解决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五种能力。
提高收集公众意愿的能力。公众意愿表达是现代民主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全面、真实、及时地了解公众的利益诉求,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的表达机制上下工夫,建立健全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协商谈判、公民投票等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中多元化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过程中,使各级政府能全面、真实、及时地了解公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制定出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政策。
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的和谐。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已成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高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能力。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群众信访事件不断增加。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各地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务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主动地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应建立听证会制度,疏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步建立健全信访和督察工作责任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综合作用,见微知着,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突出表现在群体性事件有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组织化增强的趋势,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安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尤其要研究探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规律和化解办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安定局面。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应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妥善运用说服教育、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到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要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敢于正视问题,决不回避矛盾,不向群众许诺办不到的事情,对群众不合理或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及时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建设和谐宁夏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它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形成全区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执笔:李培文)
提高收集公众意愿的能力。公众意愿表达是现代民主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只有全面、真实、及时地了解公众的利益诉求,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的表达机制上下工夫,建立健全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听证、协商谈判、公民投票等利益表达机制,使社会中多元化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过程中,使各级政府能全面、真实、及时地了解公众的利益诉求,从而制定出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公共政策。
提高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的和谐。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已成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社会各阶层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提高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能力。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了出来,群众信访事件不断增加。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各地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全面推进工作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务之急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解决好上访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主动地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应建立听证会制度,疏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逐步建立健全信访和督察工作责任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综合作用,见微知着,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突出表现在群体性事件有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组织化增强的趋势,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安定。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尤其要研究探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规律和化解办法,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依法办事,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安定局面。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应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对于各种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司法等专门机关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掌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真正起到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妥善运用说服教育、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到既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又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要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敢于正视问题,决不回避矛盾,不向群众许诺办不到的事情,对群众不合理或不符合政策的要求,及时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建设和谐宁夏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它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形成全区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执笔:李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