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镇凤公路自罗坎凤翥村向县城前行,在李子村与寨上村交界的白水江边,一圈围墙内,可清晰地看见一排长长的彩钢瓦屋顶和厂房,那就是罗坎镇云富生态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场。进入场区,现代化的养殖场景映入眼帘,自动化供料设施,降温、排风、排污设备一应俱全,28000只蛋鸡精神抖擞;酷热中,工作人员纷纷进入养殖场铺下凉席午休,没有一丝的臭味。
罗坎镇云富生态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罗坎镇李子村,投资247万元,现占地11.8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蛋鸡28000只,年总收入达700余万元。于2011年3月启动建设,2011年9月进行了注册,主要负责人罗清波。
办养殖历经沉浮。罗清波,一名平凡的农村党员,为人正派大方,精明爽快,办事干净利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思谋起蛋鸡养殖。为赚钱外出务工,干过修建,搞过养殖,在多年的养殖场务工经历中看到了养殖的发展希望,总盼着回乡搞养殖,但由于经验、科技知识的贫乏和缺乏足够资金,有点钱就办,亏了又外出务工赚钱再办,历经无数次沉浮,其中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获扶持凸显成效。2011年,再次兴起养殖念头他不再蛮干,认真思考和总结了多次失败的原因,首先养殖规模越小设备投资越大,现代化程度越低,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一定要加大投入,上规模上档次。其次科学养殖是关键,没有很好的科学技术支持仍然不可能成功,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养殖技术。第三大规模建设的资金问题,不能单干,一定要多方引进资金。
经过一番思考,罗清波觉得要规模化建设,就得走合作化的道路,同时加强养殖技术的培训学习。说干就干,想法一定下来,罗清波便开始找人商量投资的事,明确投资人只管参与入股,经营方面的事自己全部处理。多方动员,20余户村民同意了他的观点,投入了资金。有了资金罗清波便开始了选址和租地工作,并建起了养殖场。
资金有了,场地建起来了,却又一次让罗清波犯难起来。群众将钱投进来了,不能对不起大家,养殖技术上可不敢出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大问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随着各种学习平台的搭建,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没有的技术平台有,不懂的经验平台教,丰富的内容中涉及养殖的课件让他一头扎进去学习。从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到给水、排污,从饲料配比到自动化供料,从鸡苗引进到鸡蛋出售,从鸡病防治到疫情监测等等写满了笔记本、装满了大脑。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从实际出发,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地特性的养殖技术,并无偿地向合作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在罗清波的辛勤付出下,养殖场开始有了收入,合作社员也充满了信心。
怀壮志带动发展。做为中共党员的罗清波,事业发展初显成效,但他没有满足。“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忘不了远程教育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总想一个人的富裕不叫富裕。”在他的脑海里,建立合作社党支部,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点建立好维护好,把这个“致富宝”传给其他党员群众,最大程度方便党员群众掌握政策法规,学习技术经验才是首要的;发挥带头作用,向周边群众提供好种鸡、疫苗等物质支持和养殖技术支持,带动群众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是最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