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开口能说、提笔能写,是年轻干部重要的能力,其中“提笔能写”最考验年轻干部。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不愿意思考和提笔,接到材料任务,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去“解剖麻雀”,而是“面对参考作,心想鬼窍门”,套模板、抄文章,照猫画虎,“拿来主义”交差算数。多地通报起草文件抄袭拼凑,宣传标语中出现其他地名人名“穿越”的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还有干部直接将别人已经发表的文章拿来署上自己的名字。
不得不承认,以往做法、他地经验有其可取之处,网络上很多公开的工作资料能够给人以启发,适当吸纳借鉴、灵活运用可以“站在别人肩膀上”,从而事半功倍,但不意味着“拿来即用”。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不立足岗位实际,不结合地方实情,结果将是“缘木求鱼”,图省事却误了事。“文抄公”的养成,究其原因莫不是“怕”和“苦”二字作祟。怕于思考,依赖电脑;苦于胸中无墨,没有访实情、真调研,不敢下笔。笔者认为,正值“拔节孕穗期”的年轻干部,唯有苦练真本领,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经历“焦头烂额”,才能练就能说会写的“笔杆子”。
勤学习。年轻干部大多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有知识不等于有见识,有见识不等于有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年轻干部要把坚持学习、善于学习作为一种本领,勤学善思。多积累,多读书、多看报、多读时政新闻和理论调研、评论文章,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才能做到“妙手偶得”。
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要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锤炼作风、提高本领。到基层“墩墩苗”,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急难险重的工作和群众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在总结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练就“十八般武艺”,切实做到手握“金刚钻”,能揽“瓷器活”。在文章写作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胸中有物”,“有米下炊”。
肯下笔。“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有把写材料当事业干,全心投入,释放激情和热情,培养出浓厚的兴趣,才能通过不断努力,真正写出好的材料。倘若把写材料当作“苦差事”、看成“大包袱”,一遇写材料的任务就头疼,不是“拷贝”就是“对付”,这种心态是不可能写出好材料的。一定要敢于提笔练习,多写多练,才能写出感觉,写出好文章。“一篇稿子就是一场修行。”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一定要反复精雕细琢,推敲打磨。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正处在“更加呼唤唯实精神和实干作风”的新时代。年轻干部当苦练真本领,多作“实干派”,莫当“文抄公”。以过硬的办文办事能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诠释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