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是衔接上级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中枢纽带,也是推进基层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他们常常身处最艰辛的工作环境,肩负最沉重的工作负担,处理最复杂的工作任务,用智慧与汗水为基层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对基层一线干部多点关爱、宽容与理解,少点抱怨、批评与苛责,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干事创业中真正实现对基层的思想认同、工作认同与情感认同。
关爱与理解基层干部,需树立与提升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基层干部所面对和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各家各户情况不一,面临的困难不尽相同,利益诉求也千差万别。由于部分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等靠要闹”思想根深蒂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导致“争贫要贫闹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常常因为一点个人私利引发对基层干部的不理解、不认可与不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人民群众才是真正主体,只有从根源出发,志智扶持双结合,加强对群众的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投身于产业发展、外出务工、乡村建设等各项事业中,培育其“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党员、乡贤能人的带头模范作用,才能树立与提升群众自我发展的主动意识,促成其“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思维转变,进而在干群齐心的良好氛围中增强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自我认同感。
关爱与理解基层干部,需将党中央的减负政策落到实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者,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深入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实施,基层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凸显。往往一个基层干部需要身兼数职,承担上面几个部门的工作,这使得基层干部的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焦虑与疲乏的状态。关爱与理解基层干部,就需要上级党委、政府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地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一是要厘清权责,上级领导与职能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对所分管的工作认真思考,全面统筹,做好指导、协调与解释工作,不给基层干部安排部署超越其权责范围的工作。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基层干部从无休无止的文山、会海和痕迹资料中解放出来。三是要精简一些不必要、交叉重复的的督查检查,给基层干部多留些时间和空间,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干工作,抓落实。
关爱与理解基层干部,要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与用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爱与理解基层干部,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近年来,基层的工作难度与压力不断加大,一些地方在面对干部问题的时候,不问缘由,一味采取问责的方式,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显然很容易让基层干部寒心。对基层干部必要的监督考核不能放松与降低标准,但也需要及时矫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以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对客观原因导致与未触及底线、红线与法律法规的问题,尽量以批评引导为主,不能以偏概全对其进行全盘否定,让基层干部流血流汗还流泪。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识别人才,将那些为民服务意识强、政策执行效率高、基层治理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出来,拓宽其晋升渠道,让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制度真正成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