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5日,昭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邬春梅一行走进昭阳区靖安新区思源、滨江、合顺等三个社区,太平街道办事处太平社区,龙泉街道办事处春晖、枫园、珠泉路社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画苑社区调研“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示范点建设。
解决“一座难求”,把老年大学建在“家门口”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对于文化养老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然而,受办学条件的制约,市老年大学呈现出了“一座难求”的现象,现有的老年教育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稳住老人就能稳住一家人”。在靖安新区安置点,如何让易地搬迁的群众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感受到举家进城的好处,文化教育首当其冲。在这里,孩子有充足的优质教学资源、年轻人有各种书吧和书屋可以“充电”,而那些没有文化基础的老人就成了全民教育的一个“盲区”。在城镇社区,老年人求学欲望十分强烈,然而,老年大学学位有限、“一座难求”,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寄情于公园聊天、闲话家常……。为进一步拓宽老年大学服务范围,落实落细全民终生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昭通市委老干部局结合昭通实际,拟在全市创建50个“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最终实现全市50%的乡镇(街道)有老年大学、30%村(社区)有老年大学教学点的发展目标。
杜绝“空挂牌”,家门口老年大学要“软硬兼备”
“我们这里已经建有居家养老中心,也有文艺表演队,基本能够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果能够在社区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就太好了。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按照市委老干部局和区委组织部的安排,做好相关工作。”调研中,珠泉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激动地说道。
每到一处,调研组紧紧围绕“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示范点要有机构、有教室、有经费、有教师、有学员、有制度、有设备的“七有”建设标准,确保学校“有人建、有人管、有人教、有人学”的“四有”工作要求,坚持一看“场所硬件是否达标”、二看“教学点师资力量配备”的工作方法,全面评判“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示范点建设工作。
调研指出,“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点要坚持老年大学政治立校的根本原则,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实行统一挂牌,同时要杜绝“空挂牌”现象,要充分认识“家门口”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同步做好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的部署。
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杨雁蓉,市委老干部局调研员、老年大学校长王永昌,昭阳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耿礼俊一同调研。此外,调研组还对老干部党组织建设和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