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巧家县蒙姑、金塘、白鹤滩等乡(镇)境内的金沙江边,栖息着数千只栗喉蜂虎。在阳光的照射下,栗喉蜂虎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
冬日暖阳下,数百只红嘴鸥飞抵绥江县。在青山绿水间,这些远道而来的红嘴鸥,时而低空盘旋,时而水中嬉戏。别致的景观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围观拍摄。
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游客前往昭阳区乌蒙水乡公园、省耕国学文化公园等地,伴着一汪碧水悠闲散步,幸福都写在脸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为昭通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一切美好,除了大自然的馈赠,更多来自于昭通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一河碧水映青山
清凉的山风微微拂过脸庞,呼吸之间,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放眼望去,层峦叠嶂,山清水秀。6月2日,在赤水河流域威信县石坎段二龙抢宝河边,市民小心翼翼地将一盆盆光唇鱼、中华倒刺鲃等鱼苗倾倒在赤水河里,看着鱼儿在清清的河水里自由嬉戏,市民的脸上既兴奋又新奇。
“今天亲手放养鱼苗,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一点小贡献,觉得很有意义。”市民王女士表示,今后将从自已做起,争做治水护水的宣传者,以实际行动保护好生态环境。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的没有修建大坝的大型一级支流,被称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庇护所”。近年来,昭通市持续开展常态化的鱼类放流活动,通过鱼类增殖放流,补充水域生物资源,维护水域生态平衡,提高水生物多样性,对水质改善、水域生态修复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6月的赤水河,柳树柔软的枝条在微风中飘荡,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淙淙有声。赤水河上游的扎西河畔,威信县扎西镇文化站站长陶余林与护河队员奔忙在河道沿岸,义务开展禁捕、防污、拆违等工作。看着曾经“受伤”的扎西河重现河畅、水清、岸秀、村美的景象,陶余林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保护赤水河,人人有责。昭通制定出台保护条例、发展规划、实施细则,从法规、制度层面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驾护航;联合贵州、四川协同共治,建立长江流域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补偿资金反哺赤水河保护与发展;实施全面禁渔,关闭拆除17座水电站并修复鱼类栖息地,赤水河流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鱼类达149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沿岸绿化美化筑牢生态屏障,经济林果产业欣欣向荣。
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赤水河流域建设项目准入门槛,凡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建设,从源头控制和减少污染;高原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数量达1330家,赤水河流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施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减量、控水降耗“四控行动”,积极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现已建成两口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两家年产两万吨的有机肥厂。2021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1.57%、1.74%。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扛实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源头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4年保持在99%以上,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前30位,赤水河流域出境地表水连续4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8%。
主动接受公众“检阅”
5月31日,昭通金盛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昭通生态环境监测站、昭通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鲁甸县溢洋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5家公司主动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接受公众“检阅”。
“来这里看过后,终于明白身边废弃物如何回收处理。过去不知道废弃物存在这么多危害,以后更愿意把这些废弃物交给正规企业进行处理。”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代表参观环保设施后感叹。
“过去有些地方存在监测数据造假的情况,这次能近距离接触监测设备,了解环境监测网络平台是如何运作的,感到非常放心。”人大代表实地操作过环境监测仪器后表示。
“来之前以为这里臭气熏天,还准备了口罩,现在发现和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彻底颠覆了我对‘脏、乱、差’的传统认识。”昭通市育苗幼儿园一名教师参观后说。
来自昭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志愿者代表、师生代表等参观后纷纷表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环境信息、参与环境治理、监督环境管理的平台。
参与,是共建生态环境保护的的重要环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而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就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环境信息、参与环境治理、监督环境管理的平台。公众站在企业环保设施旁,实地了解相关环保知识和工艺,进行现场感、参与感、真实感更强的互动,让公众亲身体验这些环保企业的真实情况,以实际行动打消公众的恐慌和抵触,增进对政府和企业环境问题处理能力的信心,有效防范和化解“邻避”问题;保障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进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了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也成为政府部门监督企业污染排放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打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壁垒,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培育人人关心环境、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态文化氛围,从而形成内在的、持久的推动力。
当好企业“店小二”
“最近污染设施运行情况怎么样?
“周围群众还有反映噪声和臭气问题的吗?”
“你们公司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困难?”
微软365企业版_365bet提前结束投注_beat365有多少个入口
这些成了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执法大队进企业的“口头禅”。在盐津晨欣食品有限公司的操作间内,执法人员每一次到访都紧紧围绕企业污染防治难点,详细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
盐津晨欣食品有限公司是盐津县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盐津县盐井镇高桥村,有着离县城近、运输方便的区位优势,但这一优势也成了噪声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劣势。凌晨和不定时的生猪屠宰给周围住户带来不少困扰,该企业也在污染设施运行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为妥善解决好企业面临的难题,2022年以来,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执法大队主动作为、关口前移,先后到访该企业5次,通过“看、听、记、帮”等方式在企业一线“把脉问诊”,对存在问题现场“对症开方”。在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执法大队的帮扶下,盐津晨欣食品有限公司现已安装完成隔音板、降噪门和防护棚等设施,猪毛、干粪收集池以及污水处理站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也进行了完善,极大地减缓了噪声和恶臭气体排放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
现今,盐津晨欣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屠宰区内干净整洁、厂区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晨欣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凯表示,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执法人员的现场帮扶指导,及时解决了他们在污染治理方面的痛点、堵点和难点,也让他们对环境问题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企业绿色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将继续践行“一线工作法”,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干部力量下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密切增强与群众的联系,主动了解并满足企业所需、群众所求,变被动为主动,开展有准备、有计划、有创新的环保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环保宣传声声入心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才知道有磷洗衣粉不但对身体不好,而且对环境的危害更大,会使水体中的含磷量升高,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使原本清澈的河流变得浑浊、发臭。”威信县城龙溪小区住户刘万莲说。
“龙溪小区门口就是赤水河,我们要保持它的清澈、干净,扛起保护赤水河的责任,做一名‘无磷’消费者!”龙溪小区住户张敏说道。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威信分局局长王应勇介绍,开展有磷洗涤用品替换活动,让“磷”污染变“零”污染,也是加强对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有效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全力推进赤水河流域(威信段)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走上新台阶的有力举措。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副支队长曹俊表示,作为一名环保从业人员,不但要投入到环境保护本身,更要成为一个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身体力行者,积极投入到健康、可持续、低碳的生活方式当中,比如说平时多走路,少驾机动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环保出一份力。
近来年,昭通市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大型文艺演出、主题书画摄影展、环境日现场签名、发放宣传资料、奖励环保宣传获奖者等方式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环保知识进机关,覆盖所有干部职工。精心策划,组织干部职工参与环保知识培训、观看宣传片、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知识测试,以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保知识进课堂,覆盖所有学校师生。各学校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小手牵大手”“一生带一户”,通过学生把环保意识带给家长,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环保知识进农户,覆盖所有村组。各村(社区)通过广播、群众会议、入户走访、院坝会、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范围,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人人可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牢筑。开窗赏繁花,出门见森林。如今,不断扩大的绿色版图让昭通更生态、更宜居,处处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